2018年4月2日下午3时,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海华先生应邀在我院人文咖啡厅作了题为“‘都’的极项允准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的讲座。此次讲座是人文与科学系列讲座的活动之一,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办,汉语史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中心承办。讲座由中文系李旭平副教授主持,中文系师生以及校外学者都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图为潘海华教授为我院师生作讲座报告)
关于“都”的研究,在国内外语言学的学科领域中由来已久。潘海华教授回顾了前人对“都”的有定说、标记说和隐性否定说等相关研究成果,客观而明确地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比如,有定说和标记说倾向于把极项和“都”的共现看成汉语个性现象,未走向将汉语极性现象与普遍极性理论相结合的道路;而“隐性否定说”尚存有疑问亟待解决。对此,潘海华教授提出了两大问题以供思考,一是否定或者隐性否定背后有无其他本质语义对极项的允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二是倘若认同汉语的极项是由某种语义因素允准的,那么这种语义因素是否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这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图为讲座现场)
随后的讲座中,潘海华教授指出,Haspelmath (1997)考察的150种语言中近一半语言使用相同的形式表示否定极项和任选词项(Free Choice Items),且它们都不能出现在肯定叙事句中,如英文的any(* I think we have any potatoes.),这表明极性现象是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的。然而,汉语却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如各种类型的“都”字句,以“我们这场比赛没有保留实力,任何打法都用上了”为例。对此,潘海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即如果汉语的非疑问wh-词表现出极项的特性,为什么一旦有了“都”的助力,它们就可以用于肯定叙事句这一不能允准极项的环境呢,“都”是如何允准非疑问wh-词在内的汉语极项的呢?潘海华教授随即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相关研究,他认为应该尝试将汉语极性现象纳入普遍语法的范畴,通过形式语义的分析方式描写“都”的语义表达式,寻找“都”字句和其他极性语境之间的共性,寻找允准极项的普遍语义条件。两个小时的讲座,潘海华教授详尽地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理论框架、研究过程及成果,十分精彩。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与会老师和同学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了现场互动。潘海华教授更是耐心、认真地回应每一个问题,潘教授作为学者的专业素养,以及作为人师的职业素养都令在座师生敬佩和赞赏。整场讲座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而深入,与会师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讲座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