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8日,第十四届中法瑞历史文化国际合作研讨班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和浙江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它的主题是“18世纪以来的城市:文化流通与环境”。
出席本次研讨班的主讲嘉宾有: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莫里斯・艾马尔教授、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副教授艾蒂安・布尔东,凡尔赛大学教授格里高利・格内,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米海伊・科尔比埃、托马斯・勒鲁、克里斯蒂安・托巴罗夫,勃艮第大学副教授弗朗索瓦・雅里日,瑞士弗里堡大学教授克劳德・奥赛尔和达米尔・斯肯德洛维奇,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加丰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张卫良教授,浙江丽水学院王赳教授等。本次研讨班的翻译由巴黎第三大学的韦遨宇教授和李约瑟研究所吴蕙仪研究员担任。此外,五十多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班的学习。
9月3日上午举行了本次研讨班的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历史系乐启良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首先代表学校发言,表示浙江大学长期关心世界史专业,尤其是法国史团队的发展,并对中外学者和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莫里斯・埃玛尔,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沈坚教授先后致辞,对多年来研讨班的成长表示祝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端木美研究员代读了来自瑞士弗里堡大学的贺信。艾玛尔研究员从长时段的视角作了题为“18世纪至今欧亚城市、文化流通和环境”的总述,重点阐释了动态变化中的“城市、文化流通、环境”等概念。
9月3日下午,艾蒂安・布尔东副教授作了题为“地理学知识在15-17世纪欧洲的流通”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15-17世纪欧洲人对国家和自然地理的描述,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想象。报告得出了知识的传播并非单向、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新文化的接受受到文化传统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等结论。
9月4日,格里高利・格内教授以“宫殿与城市:环境史的办法”为题,谈论了王宫如何改变城市的问题。通过研究凡尔赛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格内教授认为,法国城市在当时已开始人化和程序化自然的进程。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改变居住方式,重建资源共享、人和环境共生的城市至关重要。
9月5日,弗朗索瓦・雅里日副教授以大气污染,尤其是以巴黎工业化造成的雾霾问题为研究重点,来讲述19世纪欧洲环境演变的历史。他指出,实际解决了欧洲烟雾问题的既不是技术进步,也不是政府介入,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通过概括西方国家的应对之策,雅里日副教授试图给如今的雾霾问题提供借鉴。
托马斯・勒鲁研究员承接工业污染的主题,论述了工业威胁之下的19世纪巴黎。18-19世纪,巴黎经历了从非工业向工业化城市的转型,但也面临着各种工业威胁。勒鲁研究员提出,必须辩证看待工业化对巴黎的影响:经济效应和环境威胁总是并存的。直至19世纪末,法国才在积累工业污染、事故与灾害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使工业威胁得以控制。
9月6日,克里斯蒂安・托巴洛夫研究员做了关于“19-20世纪法国和英国对城市环境治理的思考与观念”的报告,探讨了英国花园城市在法国的传播、实践以及结果。他指出,尽管法国在建设花园城市时作出了非常多的改造,但城市去产业化之后,花园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最终违背了花园城市概念的初衷。
9月7日,米海伊・科尔比埃研究员围绕“古代罗马世界的水治理与水文化”,分析了古罗马时期的水文化及其对后世欧洲的影响。她认为,罗马的水文化与罗马文明的衰亡之间既有断裂又有延续。随着公众关注中心的改变,中央和地方政权逐渐减少对水路的维修和新建。但古罗马水路系统的痕迹到文艺复兴和19世纪仍然依稀可见。
除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以外,9月4日和6日下午还开展了工作坊活动,以便学员和教授之间展开学术交流。外国教授汇总了学员们在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了细致的回答,还在选题、搜寻史料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9月7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历史系张弛副教授主持,本届研讨班举行了结业式。托巴洛夫研究员、埃玛尔研究员和沈坚教授先后进行了结业总结。端木美研究员代表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向同学们颁发继续教育证明。
9月8日开展了中外学者对话。瑞方由弗里堡大学教授奥赛尔和斯肯德洛维奇发言,做了关于20世纪环境史研究的报告;法方由格内教授和托巴洛夫研究员发言,聚焦于城市发展模式的问题;中国学者方面,吴蕙仪研究员做了题为“耶稣会士在哪里?十七、十八世纪中西交流史的地理学考察”的学术报告,张卫良教授以“19世纪伦敦的城市环境与贫民窟关系”为题展开发言,王赳教授则以丽水为切入点,探讨了浙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乐启良教授作了题为“霍乱、卫生和面包――1832年巴黎拾荒者的骚乱”的报告。
至此,为期6天的中法瑞历史文化国际合作研讨班圆满闭幕。(供稿人:肖伊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