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晚,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产学研青年学术创新工作坊承办的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之“重新理解当代中国出版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活动中心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蔚华教授和南开大学文学院刘运峰教授,与谈嘉宾为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浙江大学陈洁教授、浙江大学于文百人计划研究员主持讲座。参加讲座的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老师,浙江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学科方向慕名而来的同学。
讲座中,周蔚华教授考虑到在场多是本科生,调整了讲座内容,着重从新世纪以来出版业态和出版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来探究当代中国的出版业。周教授认为,当下出版业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形态和技术形态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周教授阐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
会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主要的出版形式,并举出实例探讨在信息时代三者并存的可能性。对于后者,他也指出目前出版界存在出版边界模糊,出版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不断变革的出版生产力的问题。而在重新理解新世纪以来出版结构的变化时,周教授的眼光极具时代纵深,他发现我国的出版业在出版属性、运行主体、产品结构、书籍与教材和图书市场结构等五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中国出版业数十年来在制度、管理等层面的挫折、探索和经验的了解,是更好理解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基础。
刘运峰教授在肯定中国解决了八十年代“书荒”问题的同时,指出目前图书市场存在书籍数量太多但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病。他认为这不仅关系到体制改革的推进的,也对出版社和出版社中的从业者提出了要求。他期望在场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能将自己培养成具有政治意识和文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张志强教授则认为现在是出版最好同最坏的时代。发展的不利因素在于数字化阅读增长造成的纸质书阅读的下降,使人们习惯了其实无助于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碎片化阅读。有利因素是国家在倡导全民阅读,出版也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整场讲座深入浅出,生动精彩,让同学们获益颇丰。在提问互动环节,面对同学们关于碎片化阅读是否有利、当下出版业与媒介融合的关系、是否存在工作负责的图书编辑却无法得到合理回报的悖论等问题,老师们都一一予以解答,并和同学们对话探讨。现场交流气氛逐渐热烈,师生们都深受启发,并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巩固、更新专业知识和开拓学术视野的机会。
(文:何思雯 图:陈明鑫、竹滢艳)